d建设添砖加瓦。
当然了,该防的,李衍也会防的。
不过
话又说回来,其实这也大可不必,只要不让任氏兄弟摸到兵权,不让他们成为宰执进入大中的权力中心,他们是不可能再为祸的。
其实,不仅仅是任得敬,对其他人也是一样,只要李衍不偏听偏信,不将权力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上,谁都别想撼动他李衍的江山。
数月之后,吴玠和张宪将西夏完全平定。
枢密院随后对西部地区进行重新布防,西军的重心西移,第五大军区的防御范围扩大,吴玠也离开蜀地坐镇宁夏,负责西部地区的所有军事。
另外,李衍将自己的义子李纵调回来,让他接替吴玠坐镇蜀地。
顺便说一句,当初跟李衍打江山立过大功的一众义子,像李丑、李棋、李虎、李猛、李纵、李孝、李盛,李衍各嫁了一个女儿给他们,坐实了与他们的父子关系,也算是表彰他们为大中流的血与汗,其中李纵娶的还是李衍庶长女,李衍最重要的儿女之一。
踏白军就是在李纵手上成长起来的,也可以说是李纵为李衍所建。
后来,李衍为了让李纵有更好的发展,让李衍独领一厢人马,并让李纵驻守最为重要的马六甲海峡。
所以说,李纵绝对是李衍最信任的人之一。
当然,李纵也对得起李衍对他的信任,不论是当初给李衍做亲军头领,还是后来为李衍镇守最为重要的马六甲,李纵干得都极为出色,一点都没有辜负李衍对他的信任。
所以,西军和吴玠西移,李衍才升李纵为第五军区副总司令并调李纵坐镇蜀地。
西夏收复了以后,李衍正式颁布五京制。
李衍将燕京改为中京,将长安改名为西京,将金陵改为南京,将汉城改为东京。
至于北京,李衍暂时没有设置,不过李衍心中北句实是辽上京,也就是现在大金的国都临潢府。
李衍准备将辽上京定为北京,自然是剑指东北地区的大金和蒙古高原中东部地区那些草原王国和部落,因为辽上京这里是最合适控制这些地区的地方这是经过辽王朝证明的,另外,李衍可不准备将广大的、拥有丰富物产的西伯利亚留给未来的俄国,而将辽上京定为北京就勉强可以辐射到整个西伯利亚。
会揣摩上意的人很多,再者说,李衍的心思也不难揣摩。
先不说李衍将中、东、西、南四京都定下了唯独北净定下。
只说,自从大中将西夏收复了之后,大中所面临的边患问题就只剩下北方主要是东北地区的金国和蒙古诸部、西域诸国以及西南的吐蕃地区。
而这三个边患,最好解决的就是西南的吐蕃。
首先,以前强大的吐蕃帝国早已经没落,甚至是已经分散为数股势力,这些吐蕃势力之间彼此争斗不断,甚至是不死不休,反过来再说大中,不论是财力,还是人口,亦或是军队,都是空前的强大,因此,此消彼长之下,应该不难彻底解决吐蕃的边患问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